
春分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之一,在每年公歷3月19 - 22日交節(jié)?!按悍终撸庩栂喟胍?。故晝夜均而寒暑平。” 此時太陽直射赤道,全球晝夜幾乎等長。春分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,標志著春季的中間點。在古代,春分是重要的節(jié)日和祭祀慶典的日子,人們會舉行祭日儀式等,以祈求風調
雨順、五谷豐登。
中醫(yī)養(yǎng)生
一、飲食調養(yǎng):宜遵循“省酸增甘”的原則,多吃健脾益氣的食物,如山藥、春筍、菠菜、大棗、韭菜等。少吃酸性食物,以防肝氣過旺克制脾土。同時,可適當食用一些有助于平衡陰陽的食物,如芝麻、核桃等。

二、起居有常:應早睡早起,保證充足的睡眠。春分時節(jié),天氣多變,要注意適時增減衣物,“春捂秋凍”,避免著涼感冒。居住環(huán)境要保持整潔、舒適,室內經常通風換氣,以保持空氣清新。

三、情志調節(jié):要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波動過大??赏ㄟ^散步、踏青、放風箏等戶外活動,放松身心,舒緩壓力,使情志暢達,以促進肝氣的疏泄和陽氣的升發(fā)。

四、運動養(yǎng)生:適合進行一些溫和的運動,如太極拳、八段錦、瑜伽等。這些運動能幫助人體氣血流通,增強體質。運動時要注意適度,避免過度勞累,以微微出汗為宜。

五、穴位養(yǎng)生
春分時節(jié)可以通過按摩、艾灸等方式刺激以下穴位來養(yǎng)生:
1.足三里

? 位置:位于小腿外側,犢鼻下3寸,犢鼻與解溪連線上。
? 功效:具有調理脾胃、補中益氣、通經活絡等作用。春分時節(jié)刺激足三里,可增強脾胃功能,提高身體免疫力。
? 方法:可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壓足三里穴位,每次按壓5 - 10分鐘,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。也可采用艾灸的方法,溫和灸15 - 20分鐘,至皮膚微微發(fā)紅。
2.三陰交

? 位置:在小腿內側,內踝尖上3寸,脛骨內側緣后方。
? 功效:能健脾和胃、調補肝腎、行氣活血、疏經通絡。春分保養(yǎng)三陰交,有助于調節(jié)人體陰陽平衡,改善睡眠,緩解女性月經不調等問題。
? 方法:用手指點按三陰交穴位,左右兩側各按揉3 - 5分鐘,力度適中,以穴位處有酸脹感為宜。還可以在睡前用艾條懸灸此穴位,每次10 - 15分鐘。
3.太沖穴

? 位置:位于足背,第1、2跖骨間,跖骨底結合部前方凹陷中。
? 功效:具有疏肝理氣、平肝息風、清熱利濕等功效。春分時節(jié)刺激太沖穴,可幫助調節(jié)肝氣,緩解情緒煩躁、頭痛等不適。
? 方法:用拇指指腹按壓太沖穴,由輕到重逐漸加力,按壓3 - 5分鐘,兩側穴位交替進行。也可采用推按的方法,從太沖穴向行間穴方向推按,每次推按10 - 15次。
六、春季健脾助長貼
一年之計在于春,春天是萬物生發(fā)的季節(jié),此時人體新陳代謝旺盛,血液循環(huán)加快,生長激素分泌增多,對于孩子來說,此階段是一年中增高益智強身健體最好的季節(jié)。據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的一項報告,一年四季中兒童在春季長得最快,特別在3~5月期間,身高增長速度是平時的2-2.5倍;所以,此階段正是小兒生長發(fā)育的黃金時期,所以在春季結合助長貼敷,把握科學助長好時機。

中醫(yī)館秉承“大醫(yī)精誠、醫(yī)者仁心”的精神,為繼承、弘揚和創(chuàng)新中醫(yī)藥文化,以整體觀念及辯證論治為基礎,采用傳統(tǒng)中藥、推拿、針刺、艾灸、刮痧、拔罐、穴位貼敷、埋線、中藥熏蒸(洗)、中藥塌漬、小兒藥浴、穴位注射、中藥面膜等傳統(tǒng)方法開展中醫(yī)相關疾病的診療,結合現代醫(yī)學發(fā)展,調整陰陽、扶正祛邪,達到已病和防未病的目的,更好地服務母嬰,提升婦幼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能力。
地址:金安區(qū)婦幼保健院一期一樓中醫(yī)館
電話:0564-35971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