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寒一候“雞始乳”: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(jié),家里的母雞開始孵小雞了。
大寒二候“征鳥厲疾”:冰天雪地的大寒時節(jié),鷹隼之類的掠食者也常常忍饑挨餓,一旦發(fā)現(xiàn)獵物就迅猛地俯沖、撲食。
大寒三候“水澤腹堅”:大寒之時的“凍”在最深處,如同冰凍入腹。

諺語道:大寒不寒,人馬不安。大寒同小寒一樣,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(jié)氣,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。根據(jù)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,在北方地區(qū)大寒節(jié)氣是沒有小寒冷的;但對于南方大部地區(qū)來說,最冷是在大寒節(jié)氣。
健康小技巧
1
常搓鼻
天冷后 “涼燥”更明顯,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。此時不妨以寒制寒!
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。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,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。
2
常揉腰
冬季正是補腎的好時候,雙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帶脈、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。
具體的做法是:兩手對搓發(fā)熱后,緊按腰眼處,稍停片刻,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(長強穴)。每次做50~100遍,每天早晚各做一次。
3
勤泡腳
方法得當?shù)呐菽_不僅可以祛寒,還能有助于溫腎陽。泡腳的水溫宜在40℃左右,時間宜控制在20~30分鐘之內,泡腳時不宜過飽或過饑,水量宜沒過腳踝,當感到全身溫熱、額頭微有汗出即可。
此外,還可適當加一些藥性溫熱的生姜、花椒等中藥至水中略煎,放置稍涼時泡腳,這樣有助于祛寒止痛,活血通絡。
特殊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圍神經(jīng)病變的,由于溫度感覺減退對水溫不敏感,建議由家屬測試水溫或者溫度計測試水溫在40℃左右為佳,且不宜長時間泡洗。
4
按穴位
涌泉
涌泉是腎經(jīng)穴位,是腎經(jīng)經(jīng)氣的發(fā)源之處,位于足底部,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,約足底2、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/3與后2/3交點上。

操作方法:用右手拇指指端揉按或掌根摩擦左側涌泉穴,左手拇指指端揉按或掌根摩擦右側涌泉穴,左右各3分鐘,每日一次,晚上最佳。
太溪
太溪是調補固護腎氣的關鍵穴位,位于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。
操作方法:用拇指指端揉按太溪穴,以有酸、脹感為佳,左右各3分鐘。
神封
神封是腎經(jīng)穴位,位于胸部,第4肋骨間隙,前正中線旁開2寸。
冬季寒冷,易誘發(fā)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,神封可治療胸肺部疾患,如咳嗽、氣喘等。
操作方法:用食指指腹或手掌推揉兩側神封穴,左右同時按摩,操作3分鐘即可。
神闕
神闕內藏元陰元陽,是固護腎精的又一關鍵穴位。它位于肚臍正中。
操作方法:取仰臥位,兩手掌摩擦生熱后,五指上翹,以手掌心帶動神闕穴做環(huán)形摩動,力度輕柔,至有熱感即可。
關元
關元位于肚臍下3寸。
操作方法:取仰臥位,搓熱手掌,五指上翹,以手掌心在關元穴做環(huán)形摩動,力度輕柔,至有熱感即可。
大寒禁忌
1.切忌食生冷食物:
大寒切記不可以吃冰冷食物,吃太多冰冷食物容易手腳冰冷。
2.大寒不宜過早外出
大寒天氣寒冷,一些長輩年紀大的人若太早出門,心血管收縮比較不舒服,當日需早起者建議要多穿衣服。
3.忌運動激烈:
大寒天氣較寒,過度跑步運動,容易導致心血管收縮劇烈,此外大量出汗也容易使皮膚毛孔打開,若不慎被寒氣入侵容易遭來感冒身體不適。老人也容易有心血管的情況發(fā)生,因此大寒應避開過量運動。
4.俗話說“秋冬養(yǎng)陰”,而一天晚上21點開始就是陰氣的開始,因此大寒后最好早睡晚起,睡眠時間睡長才能補足精氣,讓我們身體不斷活化。
5.少喝酒:
大寒天喝酒容易有短暫發(fā)熱感,但等熱感消退時體溫會極速下降,輕者感冒,重者容易使人失溫導致猝死。
6.暖氣不宜過強:
有在使用暖氣的朋友不宜在大寒節(jié)氣里開過強,以免皮膚干燥導致干癢傷害角質層。
地址:金安區(qū)婦幼保健院老樓1樓中醫(yī)館
電話:0564-35971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