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預(yù)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及多種常見疾病,醫(yī)生經(jīng)常強(qiáng)調(diào),洗手,洗手,在正確的時機(jī),正確地洗手。
新冠病毒可以在物體表面短暫存活,我們出門時如果碰到被污染的物體,再接著觸摸眼睛、鼻子、嘴或食物,就有可能感染病原體。
要牢牢記住,比起各種高成本、不好堅持的防疫措施,正確洗手不把病毒帶回家,始終是最簡便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。
什么時候洗手、到底怎么洗手也沒有那么難掌握,只要記住一個大原則就足夠!
對于洗手的時機(jī)有很多說法,但只要記住一個原則就夠了:預(yù)防感染的關(guān)鍵在于區(qū)分污染面和衛(wèi)生面,并且避免把它們混在一起。
對于新冠肺炎,污染面是指有可能被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區(qū)域,衛(wèi)生面則是指確保接觸不到病毒的區(qū)域。兩者的區(qū)分與物品種類和身體部位無關(guān)。
理論上來說,每一次接觸完污染面,又要重新接觸衛(wèi)生面時,都應(yīng)當(dāng)洗手。飯前便后要洗手其實就是對這個原則的簡單提煉。
知道了什么時候洗手,還得避免“無效洗手”,每次洗手最好按照下面的步驟認(rèn)真進(jìn)行。
用潔凈的流動水打濕雙手;
按7步洗手法把手的里里外外都洗到;
3. 至少揉搓20秒,大約哼兩遍生日快樂歌的時間;
4. 用潔凈流動水充分沖洗雙手;
5. 用干凈毛巾紙巾擦干,或在空氣中晾干雙手。
用流動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是最有效的,條件不允許時可用至少含60%酒精的消毒劑替代。消毒劑可快速減少手上的病原體,但手太臟或太油膩時效果不好。具體步驟為:
將消毒劑擠在一只手的掌心(閱讀說明書采用正確用量);
雙手互相揉搓;
保證消毒劑覆蓋雙手所有部位,并一直揉搓至干燥,一般需要20秒。
想要降低感染的風(fēng)險,在外出時最好做到以下三點。
盡量少摸臟的地方。比如門把手、車輛扶手、電梯按鈕及各種公用物品等。
不摸“干凈的”地方。除了不直接用手接觸面部,也要盡量避免“污染面”的日用品間接接觸臉部。比如摸過被污染的物體表面的手觸摸紙巾,再用紙巾擦鼻子,也有可能造成感染。但研究顯示,人們平均每小時摸臉20次以上,想忍住不摸眼睛和口鼻需要特別強(qiáng)的毅力。
最容易做的,就是按上文規(guī)范好好洗手。洗手后,盡量不要再次用手碰觸有可能被污染的地方。
家里的環(huán)境相對干凈,不過用手摸臉和吃東西喝水的機(jī)會也更多,外出回家時,要盡量避免把病原體帶入家中。
如果在外時近距離與感染者接觸過,那么理論上,手部、口罩及外衣的外表面都有可能被污染。最保險的方式是回家后盡量不觸碰任何東西,先洗手,再摘下口罩和脫下外衣,然后再洗一遍手。
在家照顧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家人時,需要盡量避免直接接觸家人,并在接觸被痰液、唾液等污染的物品時戴一次性手套,摘下手套后及時洗手。接觸可能被患者觸碰過的其他物品后,也需要及時洗手。
若自己成為感染者,應(yīng)在擤鼻涕、咳嗽、打噴嚏或如廁后洗手,盡量不觸摸與家人共用的物品,包括門把手、開關(guān)、臺面等等。
做好手衛(wèi)生,守護(hù)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